荆州日报(通讯员 邓艳君)
今年7月以来到8月16日,荆州市最高气温达35℃或以上的日数有26天,若把日最高气温等于或大于35℃、日最低气温等于或大于27℃同日出现的日子定为“酷热”日,截至8月16日,荆州市达到24天(省城武汉已达到25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未来还将持续,为1954年有正规气象资料记载以来的前三名。7月中旬以来,我市降水量为56.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6成,尤其是7月24日以来已持续19天无雨,干旱为酷热“助纣为疟”!
造成酷热干旱的元凶是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它像一个巨大无可伦比的锅扣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其高气压气流由中心向周围辐散下沉,使天空持续晴朗少云,强烈的太阳辐射加之气流下沉压缩,绝热增温。在未来短期内,副热带高压不会有明显减弱趋势,酷热干旱天气不会一时罢休!
这样的气象条件下,若不切实采取灌深水降温、引水抗旱等措施,高温与干旱无疑会共同危害。基于这类酷热干旱天气,昼间最高气温已达37-38℃或以上,夜间最低气温甚者高达30℃或以上,致日较差明显变小,使昼间农作物(如稻株)光合作用严重受抑,引起抽穗开花授粉受精不良。夜温偏高,又不利于昼间有限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较少干物质积累,导致空壳率增高或灌浆受抑,粒重下降,更谈不上优质米的形成。农民朋友应高度重视。
针对上述情况,市气象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出《农作物高温热害、干旱风险预警》等紧急提醒。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议农民朋友,当下尚处于灌浆充实期的中稻,一定要保持田间有一定的水层;尚在抽穗的一季晚稻、稻虾共生田,田间务必灌6—10厘米的沟塘水(该站曾采用灌地下水、塘水降温,其结实率表现较为正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稻田干旱甚至无水,引起土壤干涸,其中午前后地面温度可升达60℃以上,会导致植株灼伤甚至死亡;棉花与玉米会因为干旱缺水与高温共同危害,极易导致蕾花(铃)脱落,降低结实率、千粒重,应抓紧抗旱,增湿降温。还须指出的是,今年因酷热干旱天气,当前稻飞虱发生较轻,但并不排除尔后北部返迁稻飞虱危害,故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为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站长、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