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产品一区永久免费下载app_点击进入请牢记_小妲己福湿地福利院导航

科技创新 为荆州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者 赵叶秋 通讯员 薛新华

    近年来,荆州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创新平台,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为人才提供施展舞台。截至目前,我市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59家,海外专家34名;*********农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园区)9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178家。

    高新产业高速发展

    走进位于荆州开发区的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电子分厂,形似扫地机器人的灰黑色机器正“背”着放有物料的货架驶往指定区域。这是企业新投入使用的5G智能设备——AGV机器人,可通过5G超低时延网络切片实现物料装卸、搬运全自动化。

    通过5G应用,荆州美的全部厂区正逐步实现互联互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智能制造不仅让生产更高效,也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从传统单开门冰箱到搭载5G应用的高端冰箱,荆州美的一步步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不断迭代。

    在荆州,像美的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越来越多。2020年,全市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56个,完成技改投资96.4亿元;446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优惠近1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在统企业458家。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现代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创新链的智能、数字化改造升级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科技成果转化数和技术合同交易额大幅增长。

    “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从103家增长到315家,增长20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154.68亿元增长到335.6亿元,增幅117%。  

今年4月23日,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达750家以上,建成新型孵化平台80家,新型研发机构100家,涵盖新材料、生物医药、石油机械、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你用绿色的笑靥,绽开馥郁的果香……”近日,以“瓜乡逢盛事,英雄再聚首”为主题的2021石首市天字号合作社西瓜丰收节如期而至,一曲悠扬婉转的原创歌曲《天字号的遐想》,娓娓道出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把科技摆在第一位。”合作社负责人徐锋深有感触地说。十年来,合作社利用大棚种植早春、夏秋两茬西甜瓜和一茬越冬蔬菜,实现一年三茬循环生产,每亩西甜瓜产量6000千克以上、蔬菜4000千克以上,亩平收入达2.5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撑。

    近年来,荆州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通过项目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特派员等措施,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助力全市乡村振兴。目前,我市水稻、水产及瓜果育种创新水平位居全省第一。

    去年,湖北小胡鸭酱卤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申报建设湖北省荆楚特色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新增湖北公安葡萄种植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6个省级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公安县、江陵县、石首市获批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区),省级平台获批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

    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我市持续开展“招硕引博”、企业引才,进一步加大创新型人才培育力度,2020年市财政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共投入专项资金4758.52万元。强化科技人才精准选派,首批15名“科技副总”已对接企业开展两年服务工作,新选派60名市级、22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科技服务。

    市科技局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围绕“6+1”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12条重点产业链,确保在2025年建成4个千亿级产业、3个500亿元以上产业;建强科创平台,加快建设省级区域创新应用中心和大学城,着力推动产学研相互融通,实现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融合”,构建集科研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生态圈;壮大创新主体,坚持育新与培强双管齐下,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着力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涡阳县| 罗城| 永仁县| 马公市| 墨江| 南华县| 庆云县| 岚皋县| 栖霞市|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