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 游艾青
《湖北日报》(2019年7月30日)
30年,执着于一粒种子,未言苦,这是一名党员、科研工作者的初心。
1990年7月10日,是我上班后第一次出发去海南岛的日子,也是我育种事业的开端。
我刚到所里报到,就被派往海南出差。我和两个同事扛着5麻袋数10公斤重的种子,坐火车、换汽车、赶轮船、再转客车,才能到育种基地。
为节约开支,一路上就靠几个硬馒头,就着茶水咽,路上奔波了近5天。
那年,我25岁,老实说,没做好准备应对这样的生活。我不敢想象,这将会是未来30年的常态。
今年,我54岁。已经无数次往返于武汉与海南,不为别的,只为育好一粒稻种。
历时12年,团队20多人反复试验数10万次,最终亩产达到1600斤。这是湖北人自己培育的“明星稻”——“广两优272”杂交水稻。
为了“广两优272”,我们团队每名育种人员平均一年至少要研究水稻的1万个组合,有时候甚至多达三四万个。
在无数个“偶然”中,我们才能得到一个成功的“必然”。
而这个过程,你面对的是未知的结果,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孤独感。
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海南的夏天,头上太阳烤,脚下水汽蒸,身边蚊虫绕……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在试验田的活儿还得像绣花一般精细。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记录、建档……这些细微的工作关乎实验的准确度。
为此,我常常一蹲就是半天,每次下田,就像从水里捞上来一样,浑身被汗浸透。
搞农业科研的,必须跟着农时走,从祖国北边一路辗转向南,这么多年的春节,我更多时候是在海南当地老百姓家中度过。
往返海南这几十年,我******的遗憾就是作为儿子、父亲、丈夫等家庭角色,从未带家人去海南游玩。
正因对这份事业的热爱,节假日加班、熬夜写科研材料,是家常便饭。而下田观察水稻,已成我最喜欢、最愉快的事。
这些年,除了育种,我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科研、产业和扶贫共进上,打造出了国宝桥米、瓦仓大米、竹溪贡米、罗田女儿红等多个优质米品牌。
为京山县石龙镇6个村农民每户增收5000多元,带动远安大山深处1260户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
30年间,我主持选育通过省级审定水稻新品种10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有人问,30多年就为选种子、栽水稻,值吗?我说,值!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新时代赋予科研工作者的新使命,也为我们党员科研工作者指明了下一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