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李平的科研与实践之道
本报记者余向东何红卫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湖北省荆州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李平,作为荆州市科技界出席会议的唯一代表,把这段话现场速记在了笔记本上,深有心得与感悟。
李平是个70后,姓名普通,人也显得土气。在江汉平原的许多乡村,老百姓认得他,叫他“李专家”。1998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李平在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盘桓近二十年,把西瓜、甜瓜的“科技种子”广为撒播,对“穷理致知”与“反躬实践”两头通透。
围绕着“怎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谁来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这个主题,记者与李平坐下来深谈。荆州市农科院院长陈洪洲旁敲侧击:“李平正是年富力强的农业科技中坚分子,他的科技创新思路和实践推广套路,是从田野里得来的,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农业科技体系的“金字塔结构”、甘于奉献的基层推广队伍,保障了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我国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历来有一套完整的人才体系,形成相对稳定的金字塔结构。李平认为,从国家队、省队到基层地市队、再到县市乡镇农技服务队,这支庞大的、力量雄厚的农业科技队伍,通过发达的根系,扎根于土地,延伸到千家万户。又不断从土地中汲取营养,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创建于1950年的荆州市农业科学院,主要承担棉花、水稻、油料、大小麦等农作物品种选育与改良,提供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集成与服务推广。论实力与贡献,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622个地市级研究院所评估中,多次进入“百强”,最高排位曾经进入前五名。
陈洪洲说:“荆州市农业科技的成就,源于几代农科人的接力奉献,源于农业大市肥沃的土壤,源于多级农业科技网络体系的合作机制、联动机制、互补机制。”
荆州市粮棉油三大农作物面积产量,长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席位,科技力量对于丰富米袋子、棉垛子、油罐子、菜篮子,对于传统农区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市一级的农科院所,相当于“金字塔结构的腰腹部”。这一级上接天线、获得智慧,下接地气、致富一方,既参与承担国家科研课题项目,又直接承担成果转化与实用技术推广,还要培训带动县乡村技术人员,承上启下的“腰腹部”绝对不能软。
2016年3月,荆州农科院挂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荆州分院”。按陈洪洲理解,这属于打牢“金字塔结构”之举。
沃野千里的农业大市荆州,“粮棉油”历来基础硬、实力强,投入的科研力量也相对厚实。而李平所从事的西瓜、甜瓜学科,虽说科研传统悠久,产业化之路并不轻松。我国西瓜甜瓜产业区位优势在北方,南方雨水多,使得北方品种水土不服、不易坐果、病害严重、生产风险大。
李平说,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人员,大多都在构思书写“因地制宜”这篇文章,在不同的资源环境上面“下绣花功夫”。拿西瓜、甜瓜来说,各地大批优良的品种,未必能够适宜荆州的土壤与环境条件,需要研究本地适宜品种,通过科学谨慎地选择父本、母本,形成杂交优势,提升新品种的品质、坐果率、抗病性。
为了加快选育速度,李平一次次往海南省的南繁基地跑,尤其是在冬季,有时候一呆几个月。南繁基地被全国农科人员视为“炼钢炉”,许多优良作物品种与科研人员的个人意志,都在那里熔炼,满怀希望而去,带着成果和一身疲惫而归。
近二十年来,李平参与培育的十几个西瓜甜瓜优良品种,包括“鄂西瓜2号”“鄂甜瓜5号”“荆灵1号”“荆甜优1号”“荆杂18”“荆杂20”等,占湖北省自育审定品种的七成,填补了湖北省无国审西瓜、甜瓜新品种的空白,获多项科技奖励。累计推广面积近百万亩,创造经济社会价值达几十亿元。
李平和他的团队培育的西瓜品种“荆杂18”“荆杂20”“荆杂30”,也像手机产品一样,不断更新换代、推出升级版。社会大众年复一年尽情享受甜美的瓜果,对他们年复一年的辛苦并不知晓,农民群众却发自内心的感激。当然,李平个人也收获了“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省产学研优秀专家”“荆州市特等劳模”等一系列荣誉。
顶呱呱的“瓜-瓜-菜”种植模式,诠释了农技推广服务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石首市大垸镇新沟村“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徐清华,是李平最要好的朋友。老徐原本是个农产品运销户,人称“鱼贩子”“棉花贩子”,在当地算上个富裕户。2007年在李平和棉花专家共同指导下发展“瓜棉套种”,效益不差;2011年又尝试租地,搞起效益更高的大棚瓜菜。
徐清华“事业转型”基本顺利,风险也随之而来。时序寒冬,即将到手的几十亩莴笋突然就生病了,病得很严重。腊月二十三那天,徐清华敲开“李专家”的家门,请求“帮忙救救莴笋”。李平呢,随老徐回到地头查看,也有点措手不及,因为“为蔬菜治病并非他的强项”。他当即拿起电话,向中国农科院著名蔬菜专家李宝聚、湖北省农科院蔬菜中心副主任姚明华求助,通过电话连线、专家会诊,开出了药方。李平与老徐一起,连夜到农资市场叩门买药。
翻过年,等到李平正月初三再去时,老徐的大棚莴笋生机一片,正准备大量上市销售。李平说:“三级农科院专家的联合行动,感动了老徐和乡亲们。科技应用推广难,难在农民是否信任,能否见到实效。”从此,老徐从内心交上了李平这个朋友,周围农户也跟着他办起合作社。
在李平指导下,合作社探索“瓜菜联姻”种植方式;经过一年多实践,首创具有地域特色的“瓜-瓜-菜”高效种植新模式:每年10月栽下莴笋等蔬菜苗子,到次年3月收获后,移栽一季甜瓜或早春西瓜,6月中旬再种一季西瓜或甜瓜。这个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产出,而且“卡紧”瓜菜最高效益时间点,科学搭配,整合衔接,优势效益叠加,亩平年纯收入保底可达2.5万元。
合作社拥有股东128名,包括农户带地入股和土地流转入股。经营土地总面积2000亩,建有塑料大棚780个,种植的甜瓜、西瓜、甜玉米、莴笋、辣椒、黑花生、豆角等作物收入,都远远超过传统种植,已被农业部列为设施蔬菜标准园。
徐清华告诉记者:“说句心里话,办好一个合作社非常不容易,在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面前,许多实力雄厚的经营主体往往血本无归。我们走到今天,与荆州市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长年技术指导分不开,更离不开李专家这样的人。”合作社在收获效益的同时,也为科技推广、带动周围农户,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徐清华当选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领军人物、湖北省西甜瓜协会副理事长、石首市蔬菜协会会长,也成为土专家、农技推广队伍的基层力量。
合作社计划建集约化育苗工厂、建冷库、建休闲农业观光园,用3年时间将合作社瓜菜基地打造成循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农业示范园,辐射带动万亩以上。
李平认为,“瓜-瓜-菜”高效种植新模式在江汉平原、在更大范围,可以推广复制。他指导江陵县马市镇同心村大棚瓜菜扶贫项目,同样采取这一模式,参与农户人均增收达5000元,组合种植技术向周围村组辐射,面积已达3000多亩。
农民需要什么、能为农民做什么,解答了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立足之本与服务之道
陈洪洲提出,脑子里要始终思考“农民需要什么、能为农民做什么”,因为做好了这份答卷,就是科技服务找到了落脚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找到了立足之本。既做孵化器,又做服务器,才能找到“服务生存之道”。
2016年,荆州市农科院确定强化“科研与科技服务并重”的发展新思路,将科研出成果与服务出效益等分值,一起纳入各课题组的年度绩效考核,将科技服务任务分解书下达各研究所和课题组。同时,整合全市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资源,着力解决全市农业发展关键性技术问题,持续破解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荆州市农科院还把服务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科技支撑的重点,分别与荆州区李开宝家庭农场、松滋市滋宝西瓜合作社、监利县金草帽合作社、公安县科润合作社、潜江市白鹭湖春润合作社、天门市农益丰农产品种植合作社等密切对接服务。荆州市8个县市区的西瓜、甜瓜主产区乡镇,李平都非常熟悉,与许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谁来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李平认为,从纵向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整个金字塔结构要发挥合力;从横向看,“政府+科研+社会+农民”,要形成合力。
近年来,湖北省农科院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把“研发百个重大科研项目、合作百家农业企业、进驻千个村、深入万家贫困农户、培养千名农业科技精英”捆在一起,通过全省农业科技系统总动员,发起产业扶贫的攻坚行动。
2016年六七月间,荆州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致使全市受灾面积达300万亩,受灾人员150余万人。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陈洪洲组织全院人马全力投入科技抗灾救灾活动。徐国华、刘署艳、许晖、欧阳敦军、李平等多名专家,分赴重灾乡镇及科技示范基地,实地走访调查,摸清灾情,救灾复产。科技救灾创造出这样的奇迹:通过及时组织池塘、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小龙虾养殖技术、河蟹“3+5”生态养殖技术等培训推广,使得2万亩虾蟹池塘共产出小龙虾15万公斤、产值450万元。
今年江汉平原雨水较多,荆州市科技人员的脚步迈得更勤。确确实实有这样一个现象,农业生产一线出现灾情的时候,农业科技人员冲在最前面,与救灾官兵并肩作战。
回顾二十年的心路历程,李平总结道,农业科研与推广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和捷径可走,而是布满泥泞坎坷。“最后一公里”难题,需要反复破解,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