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产品一区永久免费下载app_点击进入请牢记_小妲己福湿地福利院导航

建院至2010年荆州农科院土肥植保栽培主要科研成果

棉虫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联合攻关)

完成人员:刘镇华陈仲达唐属宝周意滨秦久刚刘致华马文琳等

获奖情况: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授奖单位:全国科学大会

成果简介:通过室内观察,发现棉铃虫幼虫脱皮次数各代不一,一、二代五龄化蛹的占60~70%;三、四、五代则以六龄化蛹较多,占60~90%。这些调查结果被编入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教科书和《湖北省粮棉重要害虫预测预报》一书,增强测报准确性。通过棉铃虫越冬场所调查研究,澄清对棉铃虫越冬场所混乱说法,制止棉区每年冬季大搞挖蛹造成劳力浪费。通过黑光灯诱蛾观察,在国内首次提出棉区第三代红铃虫和棉铃虫不必使用黑光灯,以利保护利用天敌,提高综合防治水平。钴60r射线处理棉铃虫雄性蛹后可使孙代全部不育的研究结果,是国内原子能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利用的首次成功尝试。利用农科所分离筛选的杀虫细菌荆菌2号对棉铃虫进行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效果达80%以上,研究还提出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控制化学农药防治、保护天敌等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在生产实践得到广泛运用。

荆菌2号杀虫菌的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唐属宝秦久刚马文琳杜胜兰等

获奖情况:1980年地区科技成果奖

授奖单位:荆州地区行署

成果简介:荆菌2号是农科所植保室1962年从患病死亡的棉金刚幼虫体中分离获得的一株杀虫细菌。1973年经武汉大学生物系和武汉微生物农药厂联合鉴定,按Hecimpel检索表,荆菌2号属苏芸金杆菌蜡螟变种、血清型H- [5]、酯酶型5galleriae。为苏芸金杆菌一优良新品系。荆菌2号对菜青虫、小菜蛾、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螟蛉、棉小造桥、棉大卷叶虫、刺蛾等较敏感性害虫具有很好的毒杀效果;对蛀食性的三化螟、棉铃虫、红铃虫,适当提高浓度或加少量化学农药,于卵盛孵初期及时用药,也能取得良好防效。还摸索出该菌的土法生产和工业生产流程工艺,在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微生物农药厂、上海西郊公园等单位协助下,成功进行荆菌2号工业试产。菌粉先后在湖北、江苏、安徽等10省50多个单位推广应用,对粮、棉、果、茶、蔬菜等主要害虫进行大面积防治试验示范,取得良好效果。江苏省常熟董滨连续三年大面积应用荆菌2号防治棉铃虫、红铃虫,取得相当DDT的良好效果。1977年,江苏省及苏州地区、常熟县科委和农业部门在董滨进行现场总结鉴定,肯定其效果,认为可大力推广。荆菌2号对人、畜、作物安全。荆菌2号技术资料被北京图书馆征集,菌种由武汉大学索取保存。

改进土壤速效养分常规分析法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季之本等

获奖情况:1980年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授奖单位:湖北省土壤普查办公室

荆州地区行署

成果简介:改进常规化学分析的移液、加液、过液、显色、定容等操作手续,提高工效、节省试剂,精密准确度符合常规法要求,为湖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作出贡献。广西桂林地区学习此法应用于土壤普查,获广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江汉平原水田土壤特点与诊断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季之本等

获奖情况:1980年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授奖单位:荆州地区行署

成果简介:调查研究1000多块水田土壤剖面,证明江汉平原低产水稻田的主要障碍因素是缺氧、缺磷。提出看土壤剖面颜色诊断缺氧,看绿肥长相诊断缺磷的简易诊断方法。1974-1980年,向社队干部讲授诊断测报方法一万多人次。

棉花高产优质连作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胡湘砾周鑫等

获奖情况:1980年地区科技成果奖

授奖单位:荆州地区行署

成果简介:连作棉花高产、优质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应用是连作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试验从品种入手、选育、筛选适宜麦棉连作的早熟品系2292及3238,为连作棉田高产、高收入提供良种基础。

该项研究根据连作棉花生产发育规律,在栽培技术方面提出适宜麦棉连作的密度、施肥及整枝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实现棉花亩产皮棉72.5千克,亩收入150元的高产、多收指标。

连作棉花生产发育特点是生长期短,短在蕾前,发育期迟,迟在花后。因此在栽培技术上应注意抓季节,早耕早播,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对于迟熟,则应注意以密代迟,密是连作棉花增产的重要关键;对土壤肥力差、拔肥力强的麦类茬口,密度更应适量加大;合理整枝,增加光能利用率,是解决早熟棉花高产的重点。研究还表明,通过打顶,可提早成熟,增加结铃率;合理施肥,培养地力是实现连作棉花高产的保证。连作棉花应视土壤肥力,正确用肥,对保水保肥力不强的砂质壤土,应注意加大追肥比例。在培养地力方面,若实施小麦间作绿肥,更能保持粮棉持续增产后劲。

土壤全氮化验装置的改进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参加单位)

完成人员:黄毓华等

获奖情况:1984年地区技术改进三等奖

授奖单位:荆州地区行署

成果简介:1980-1983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在荆州地区十二县一市全面展开,任务大、时间紧、要求高。土壤化验工作中的全氮含量分析是判断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购成套自动蒸馏仪开支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普通冷凝管,自行改装成控温蒸馏装置,数分钟完成一个土壤蒸馏样品,省时可靠,重现性较好,除监利县试点外,在十个县级化验室推广,由于省工、省时、减少损耗,为国家节约开支近万元。

湖北省旱改水、水改旱及其连作与轮作综合效应的试验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张同树刘光清等

获奖情况:1984年省技术改进二等奖

地区技术改进三等奖

授奖单位:湖北省农牧业厅

成果简介:1.水旱轮作可增产增收,轮作、连作两区分别比对照增产10.7%和28.7%,每亩分别增收33元和28元,明显优于对照老水田。2.旱改水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0. 15%~0.19%,提高地力。3.水旱轮作消灭田间杂草分别为100%和58%,对减轻病虫害亦有显著效果。4.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投工,增收1.2~1.5元。同时还减轻劳动强度。本试验对湖北省调整作物布局、培养地力、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据1981-1985年统计,该成果在湖北省推广面积达500万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

荆州地区粮棉主要病虫预测预报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参加单位)

完成人员:陈仲达等

获奖情况:1984年省农牧业技术改进二等奖

授奖单位:湖北省农牧业厅

成果简介:编制荆州地区粮棉主要病虫预测、预报资料表册,收集记载34年荆州地区范围内有关粮、棉主要病虫的测报资料。通过对资料整理分析,正确运用己有资料,为荆州地区及湖北省棉、粮主要病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资料对象以水稻、棉花病虫为主,加上小麦、大麦、大豆,高粱、玉米等作物病虫,共计36种。资料记载年限达20年以上和10年以上的有10种病虫,其他多数在5年以上。有些间发性病虫,虽然资料不够完整系统,也收入表册内。表册分为两集,第一集记载1950-1974年资料;第二集记述1975-1983年资料。

“麦—瓜—稻”一年三熟制高产栽培技术与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参加单位)

完成人员:龚宗俊等

获奖情况:1988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奖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1983-1985年进行“麦—瓜—稻”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技术与应用研究。该项栽培模式在江陵、潜江等县(市)236个点抽样调查结果,全区三年累计推广面积10.7万亩,共增产粮食1820吨,增收6.73万元;增产西瓜27.6吨,增收6624万元。共计新增产值6630.73万元,除较常规模式增加投资514.67万元外,纯增收6113万元,投资与收益比率为1150%。本项目为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益栽培模式研究成果。

万亩棉花丰产技术承包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季之本等

获奖情况:1988年11月荆门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授奖单位:荆门市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1982年在荆门市李市区承包208亩,皮棉单产115千克,增产87%; 1983年承包15000亩,单产79千克,增产38.6%; 1984年承包35000亩,单产125.5千克,比历史最高年增产86%。棉田用种由5~10千克,下降到0.5~1千克,用工由80多个下降到20个以下,投资由31元,下降到20元以下。三年累计增加收入近1000万元。

小麦综合丰产技术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参加单位之一)

完成人员:蔡厚基等

获奖情况:1988年部级农牧渔业丰收科技成果二等奖

授奖单位:农牧渔业部

成果简介:1986年开始担任湖北省夏粮生产顾问,与顾问组承担襄阳等20个县市小麦综合丰产技术,连年获大面积丰收,受到农业部表彰。

全国不同生态区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协作单位)

参加人员:翁善堂万振煌张光琦杨代刚熊振建

周家澍周 鑫刘仁才潘传忠秦久刚

宋述涛黄世海邵圣才汪贤贞黄毓华

获奖情况:1993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授奖单位:农业部

成果简介:科技服务方向明确,技术配套,应用面积大,社会经济效益明显,达到科技服务各项目标。主要表现在:1.推广鄂荆1号良种及其以移栽棉为主的综合配套技术,显著提高棉花生产水平。2.完成新品种筛选、定向与良种繁育任务,通过育繁推一体化,加速良种繁殖与推广,基本上实现一县一种;3.开展技术培训,普及植棉技术;4.完成各项任务规定指标,成果水平领先。

农作物新品种(系)示范与应用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刘光清陈继业邵圣才刘文超张开强等

获奖情况:1995年湖北省星火计划三等奖

授奖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应用农科所粮、棉、油、瓜新品种(系)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开展技术培训,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实现社会、经济与科技效益同步增长,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由于布置周密、技术措施先进、科技与推广及育种与栽培结合紧密,使科技潜在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

高产优质中稻新品系178大面积试验示范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刘光清洪秀明卢碧林陈继业吴海洋刘文超张同树等

鉴定单位:湖北省科委

鉴定时间:1995年9月13日

获奖情况:1995年10月荆沙市首届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奖单位:荆沙市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优质高产中稻新品种178是农科所1986年采用七桂早25(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母本,美国稻品种贝利派特拉为父本杂交后,经6年、8代选育而成。该品种一般产量550千克左右,与杂交稻汕优63产量水平相当,比一般常规中稻品种增产50千克左右。米质经湖北农科院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78. 7%;精米率70.8%,米粒长4. 6毫米,长宽比3.3,糊化温度5级(中等),食味好,综合指标达部颁优质水平。抗性经宜昌市农科所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该品种主茎叶片18片,叶色浓绿,分蘖力中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平均穗长33厘米,比汕优63长8厘米,平均穗粒数216粒,实粒数175.6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5克左右。1995年178参加南方农作物集团对比试验(共9个常规品种18个杂交稻组合参加),表现突出,代表们观看后认为:178成功将籼粳亚种间优势融为一体,较好解决大穗与分蘖力、大穗与结实率,大穗与充实度之间矛盾。1995年湖北省示范15万亩左右,按每亩增50千克,每50千克折币90元计,共增社会经济效益1350万元左右。

南方多湿地区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荆州市农科所

完成人员:陈水彬龚宗俊任有凤等

获奖情况:199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授奖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研究无籽西瓜在多湿地区******播种期、合理密植与整枝时间和方式、高产坐果节位等专题,最后形成江汉平原无籽西瓜高产、优质操作规程。同时筛选适合该地栽培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种,率先在荆州地区提出动员农民大面积生产无籽西瓜。到1995年全地区累计种植21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3.15亿元。

江汉平原涝渍地麦—稻两熟吨粮田高产栽培技术大面积示范及推广

完成单位:荆州农科所

完成人员:成云峰黄自强卢碧林洪秀明刘光清张同树等

鉴定单位:荆州市科委

鉴定时间:1997年

获奖情况:1997年12月荆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奖单位:荆州市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该成果主要应用于优化江汉平原涝渍地种植结构,改良土壤,低产变高产及冬闲冬荒地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耐渍抗病、高产穗重型小麦荆35与杂交中稻汕优63的轮作以及小麦精量播种,省肥、省药、省工,水稻“稀控重”等高产栽培技术的利用,达到涝渍地小麦亩产350~400千克,水稻亩产600~650千克,两季亩产吨粮目的。该成果与普通麦—稻模式相比,适应范围更广,同时每亩可节省小麦用种5千克左右,节省尿素投入4~5千克,增产粮食58.3千克/亩,增加产值81.6元,节省开支17元左右,还可省药省工,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该成果从农业技术角度为江汉平原涝渍地开发与利用提供新途径。

“三杂”配套亩产值超2000元大面积示范的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市农科所

完成人员:卢碧林洪秀明等

鉴定单位:荆州市科委

鉴定时间:1997年7月

获奖情况:1997年12月荆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授奖单位:荆州市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1995年,“杂交油菜—双季杂交水稻‘三杂’配套亩产值超2000元大面积示范的技术研究”项目由市科委立项,农科所水稻室承担,属市科技重点项目。经过三年认真组织实施,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配套栽培技术。在油菜栽培技术上,采用秋冬发高产栽培技术及化调促进油菜矮壮;水稻采用旱育秧提早生育期,两段育秧调整茬口,化调增加苗龄弹性和分蘖。选配生育期较适宜杂交品种,筛选出杂交油菜以蓉油3号、华杂3号;早杂以博优湛19、金优36;晚杂以汕优晚3、金优晚3、金优77等为宜。该项目累计推广面积达1.2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469.8万元。

江汉平原草莓新品种引进、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市农科所

完成人员:任有凤李爱成王祖惠孙玉宏姜桃武等

鉴定单位:荆州市科委

鉴定日期:1997年4月13日

鉴定内容:1.该课题选题准确,技术路线正确,通过九年引种、筛选、栽培技术研究,较全面完成课题任务。2.课题试验规范、资料齐全、数据可靠。3.在品种筛选上结合江汉平原多湿高温特点,从全国草莓专业研究所初选出18个品种,在本地进行全面研究;经试验示范,筛选出具有抗高温、耐旱、较抗病虫、高产、优质、果形大、外观好的三个早中熟品种(梯旦、全明星、宝交早生),辐射到市内外种植。4.在栽培上,进行露地,半促成模式栽培研究,获得成功,其中模式化栽培为冬季农业开发,立体模式种植,提供良好材料和技术,在葡萄-草莓模式中,草莓效益占62%,在应用激素打破休眠、假植,提高成熟方法上有创造。5.市科委认为该成果具有湖北省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

鄂棉20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完成单位:荆州市农科所

完成人员:周鑫邵圣才邹勇等

鉴定单位:湖北省科委

鉴定日期:1997年8月28日

鉴定内容:1.鄂棉20是荆州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中熟陆地棉新品种。该品种蕾期生长势较强,植株高大,结铃性强,铃重5.79克,衣分40.74%,透光性好。1992-1993年省区试结果,亩产皮棉81.90千克,比鄂荆1号增产显著。1994年长江区试亩产皮棉91.22 千克,比泗棉3号增产1.05%,居第一位。1991年省区试检测,纤维强力4.49克,细度5383米/克,断裂长度24.1千米,成熟度1.77,光电仪长度29.1毫米,符合纺织要求。1994-1995年长江区试鉴定,两年平均枯萎病株率8.2%,病指2.78,感病对照病株率62.1%。1996年列为省科委重点科技发展项目,经两年示范试种,1996年在公安、江陵各办1万亩中心示范片,虽然当年为历史罕见灾害年,但皮棉亩产仍分别达110千克和95千克,说明其稳产性较好。1997年在公安、潜江、天门、江陵等地办中心示范片面积分别为1.5万亩、2万亩、1.5万亩、2万亩,突破合同要求的1万亩。据专家组8月28日在埠河示范区考察,田间长势好,整齐度高;当年为重发病年,在重病田中,未发现枯黄萎明显危害。经多点调查,单株成桃22.9个,密度2600株,现有亩成桃59540个,预计可收104.2千克。实践证明,鄂棉20是一个高产稳产抗性较好新品种。2.品种栽培,良种良法配套。鉴于鄂棉20籽指大,好拿苗,生长势强,后劲较足的生育特点,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移栽为主的促早栽培,适当放宽行距,合理密度,亩植2600株,达到壮个体,大群体;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到位,效果明显;施足底肥,重施花桃肥,重碳、调氮、稳磷、增钾、配微肥,结合因苗化调,实现棉花早发、早熟不早衰,为更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储备。3.健全推广体系,保证良种良法技术到位。组织各级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开展不同层次技术培训,通过电视广播讲座,编发技术资料,现场会等多种形式,把良种良法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块;举办中心示范样板7.5万亩,以点带面,促进大田平衡生长,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经验。

该项目立项正确,实施两年,完成科委下达经济技术指标,社会效益显著,并积累大面积推广鄂棉20的配套栽培技术,有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该项目达到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

有机质生态型无土栽培配方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荆州农业科学院

完成人员:张明权李平郑金焕胡干金郑祖兴陈水彬方竹山

陈祥张华罗功成郑法夏关章孙伟李先兵

鉴定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鉴定时间:2003年7月

获奖情况:2003年12月荆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奖单位:荆州市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本项目来源于湖北省科技厅下达的重大科技发展专项及荆州市重点科技支持项目。2003年7月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项目成果是以“锯末—炉渣—粗砂”为核心原料的基质配方技术和以西瓜甜瓜为代表的多种瓜菜作物的配套基质栽培技术。项目成果的形成与应用,解决制约我国设施农业重茬问题和工业原料基质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等问题,在“简单化”基础上实现无土栽培管理“标准化”,简化无土栽培的操作管理规程,为无土栽培在农村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成果有如下优势:1.基质成本低。项目配方基质成本为每亩850元左右,与草炭、珍珠岩配方基质相比可降低成本36.2~76.1%。2.充分利用本地废弃资源,符合环保要求。草炭属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珍珠岩易污染环境。而项目采用原料则充分利用本地废弃资源,“变废为宝”,经多年多茬使用后,可以还田,符合环保要求。3.基质养分含量高。经化验检测,项目配方理化性质合理,养分含量高,尤以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高。与一般草炭、珍珠岩配方相比,项目配方有机质含量高出11~38个百分点,每千克基质速效K高出370~450毫克。4.栽培效果好。多点试验表明,西瓜中心含糖量12.5%以上,亩产3500千克左右,蕃茄亩产1万千克,辣椒亩产5000千克,且作物抗病,抗逆性强。

(七)综合类   

植物细胞壁的提取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黄毓华汪贤贞等

获奖情况:1980年地区科技成果奖

授奖单位:荆州地区行署

成果简介:引用EA3-867绿色木霉菌种,经过斜面培养基筛选繁殖固体扩大培养,收集绿色酶孢子。根据绿色木酶属于孢外酶的特性,设计试验研究酶的整个工艺提取过程。简要过程中:温水浸提→低温风干→成品保藏。在提取“EA3-867”纤维分解解酶过程中,对纤维酶生产工艺进行改革,将离心沉淀改为低温沉淀,将关键性的冷冻干燥步骤改为玻璃平板风干。自制纤维素酶,以0.6M甘露醇溶液,稀释配成1~5%的酶液,处理大麦、黑麦、小麦等叶片及棉花花培愈伤组织。经镜检观察,均游离出密度较高、比较完整的球型原生质体。后经多次反复游离试验证明,自制物细胞解壁酶去壁效果好,有较高重现性。

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参加单位之一)

完成人员:易仁森周鑫雷元洪傅恒谦彭仲娴等

审定单位: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鉴定时间:1984年

获奖情况: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授奖单位: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成果简介:1965-1984年,湖北省荆州地区农科所先后承担几轮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该项试验包括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试和耕作改制棉花品种区试等全国五大区试。农科所承担长江流域区试和夏棉区试。通过区试,先后鉴定新育成的棉花品种及丰产性、适应范围、纤维品质。根据试验设计,进展顺利,按要求完成,充分反应参试品种特性,资料齐全,数据可靠。为品种审定和良种推广的适应区域及夏棉的应用与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历届区试鉴定推广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新品种有洞庭1号,南棉5号,鄂荆92和冀棉8号等。这些品种一般较当时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棉花品种更新,扩大棉田面积和促进棉花生产发展及出口创汇作出贡献。

辐射改良稻米品质的方法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罗炎兴林培群张集文等

获奖情况:1984年地区技术改进三等奖

授奖单位:荆州地区行署

成果简介:水稻种子通过辐射能产生米质的突变(如腹白变小、直链淀粉含量变低),突变后代能稳定遗传。此项研究,为改良产量高、品质劣的水稻品种摸索有益途径。

全国大区级小麦良种区试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黄自强刘立毅等

获奖情况:1986年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奖单位:农牧渔业部

成果简介:“六五”期间农科所承担的全国大区级小麦区域试验,严格按照统一设计标准、精心实施,全面完成国家任务。区试鉴定出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农科所育成的荆州66和荆州47,还鉴定出荆州地区农科所育成,比对照鄂麦9号增产10%的品种1425。这些品种均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植物辐射遗传育种协作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罗炎兴林培群张集文等

获奖情况:1986年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授奖单位:中国农科院

成果简介:摸索水稻辐射诱变的有效剂量,探讨水稻M1代结实率在30~50%范围内,有效突变率较高。该项研究,在水稻和其他作物的辐射遗传育种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鄂荆92综合标准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参加单位)

完成人员:易继森周鑫张人杰周家澍等

鉴定单位:湖北省标准局

获奖情况:1987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奖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棉花品种鄂荆92综合标准制定,对促进棉花原种生产、规范化栽培、原种加工及出口创汇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效益显著,属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在适宜种植区内,按本标准执行,常年皮棉亩产75千克左右,最高可达100千克以上,纤维品质优良。该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及长江中、下游棉区。标准反映品种的特征特性,为识别品种,塑造理想株型提供依据;根据品种生育进程,指出不同时期的生物学指标及各时期栽培管理要点,为提高管理水平,达到优质高产创造条件。根据品种特征,分别指明直播、育苗移栽、地膜栽培棉田的栽培管理要点;鄂荆92种植密度为3000株/亩左右,育苗移栽四月上旬播种,直播田四月中旬播种,亩产皮棉75千克,需纯氮10千克,50~60%用于花铃期。肥料施用配比为氮:磷:钾=1:0.5:1;搞好病虫综合防治,蕾期起垄培土,八月上旬打顶,生长期内应视苗情应用生长调节剂。

应用ABT诱变筛选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系)研究

完成单位:荆州地区农科所

完成人员:杨代刚周家澍肖忠珍刘辉徐定良邵圣才文彬等

鉴定单位:荆州市科委

鉴定时间:1994年12月

获奖情况:1995年荆沙市首届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奖单位:荆沙市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应用中国林科院研制的专利产品ABT生根粉诱变处理棉花感病品种鄂棉18和鄂荆1号原种子叶平展幼苗的特定部位,M1代混收种子,M2在农艺、经济性状及抗萎性等方面出现广泛变异,增强群体坑性,提高高抗个体出现频率,从M3代中选出4个综合性状好的高抗枯萎新品系,其中以荆A3即(鄂18抗1)尤为突出。该品系在枯萎病圃参加品比试验,1994年皮棉亩产101.29千克,比抗病对照种中棉12和感病对照种鄂棉18原种分别增产41.06%和53.12%,增产显著或极显著;1995年皮棉亩产106.28千克,比抗病对照鄂抗3号原种增产17.16%,增产显著,高抗枯萎病。该品系1995年参加无病地品比,皮棉亩产104.40千克,与对照种鄂棉18原种相等,比鄂荆1号增产18.65%,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且长度和比强明显优于鄂棉18原种。该成果1994年12月通过荆州市科委组织鉴定,属国内领先水平。省级专业情报所查新检索,国内外未见报导。

鄂棉20棉花新品种综合标准

完成单位:荆州市农科所

完成人员:周鑫王落霞邹勇等

鉴定单位: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技术监督局

鉴定日期:1997年12月15日               

鄂棉20品种综合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鄂棉20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及其经济性状,规定了鄂棉20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和长江流域棉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无病或枯黄萎病轻病棉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407. 1-1996 经济作物种子 纤维类

DB/T4200B32001-89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技术规程

DB42/T97-95 棉麦两熟棉田棉花地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品种来源             

鄂棉20是湖北省荆州市农科所用鄂荆1号作母本,湘棉10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4.特征特性

4.1.品种特征

4.1.1.株型:株型为塔型,较松散,叶层疏朗。株高125厘米士6厘米。   

4.1.2.茎杆:茎杆粗壮,茸毛稀少,紫红色。主茎节间疏朗,主茎节间长5. 7厘米士0.3厘米。果枝Ⅲ型,与主茎夹角为60度。第一果枝着生节位7.0士0.4节,着生高度25.2厘米±2.5㎝。

4.1.3.叶:掌状叶,叶片较大,叶裂较深,主茎叶色绿。叶柄长15. 7厘米士1. 7厘米,与主茎夹角约35°。

4.1.4.花:花冠较大,乳白色,基部无花青素斑;花药乳白色,雌蕊形状完整无分裂,柱头高于雄蕊。

4.1.5.铃:铃卵圆形,铃面光滑,有铃尖,大小整齐。多为五室,铃壳薄,单铃重5.7克±0.6克(中部花)。

4.1.6.种子:种子倒梨型,短绒灰白,籽指11. 6克±0.l克,籽指饱满。

4.2.品种特性

4.2.1.生育特性:陆地棉,中熟,出苗至吐絮130d(天)-136d(天),易全苗,生长势强,后劲足。结铃性强,结铃集中,吐絮畅。

4.2.2.丰产性:常年每公顷产皮棉1228千克,最高可达2100千克以上。全轧衣分41. 18%士0.42%,衣指8. 5克士0. 4克。

4.2.3.抗逆性:较抗苗病、铃病,抗枯萎病,对黄萎病恢复好。

5.纤维品质(见表)

纤维品质表

光电仪长度(mm)

断裂长度(km)

强力(g)

公制支数

成熟度

27.6±0.6

24.28±1.1

4.4±0.5

5578±172

1.76±0.6

6.栽培技术规范

6.1.种子

6.1.1.按棉花原种生产规程生产,应符合GB4407.1要求。

6.1.2.种子处理:泡沫酸脱绒,种衣剂。

6.2.种植密度:中等肥力棉田,每公顷3万株左右。

6.3.病虫防治

6.3.1.适宜无病及枯萎、黄萎零星病区种植。

6.3.2.病虫防治按常规操作。

6.4.地膜栽培:按DB42/T97执行。

6.5.营养钵育苗移栽:按DB/T4200B32001执行。

6.6.露地直播

6.6.1.播种期:4月中旬5厘米地温稳定在14℃以上时,抢晴爽土播种。

6.6.2.施肥                               

6.6.2.1.施肥水平:中等肥力棉田,每公顷产皮棉1500千克,约需纯氮300千克,五氧化二磷75千克~105千克,氧化钾225千克。

6.6.2.2.各期施肥比例

氮:底苗肥30%,蕾肥10%,花铃肥60%。

磷钾肥:1/3用于基肥,1/3用于蕾肥,1/3用于桃肥。每公顷施农家肥30立方米,硼砂7. 5千克作底肥。

6.6.3.中耕培土:整个生育期间,保持土壤疏松,及时除杂草,开花期前起垄培土。

6.6.4.整枝打顶:见蕾去叶枝,及时摸赘芽。按长势强弱掌握立秋前后打顶。

6.6.5.化学调控

6.6.5.1.棉苗出麦林前,喷施4000~5000倍“802”加1%尿素液,促苗早发。

6.6.5.2.蕾期,每公顷用缩节胺15克或助壮素60ml.

6.6.5.3.初花期,每公顷用缩节胺30~45克或助壮素120~180ml。

6.6.5.4.打顶后,每公顷用缩节胺75克或助壮素300ml。

6.6.6.抗旱,排渍:全生育期及时抗旱,清沟排渍。

6.7.收获:棉铃开裂5d(天)~7d(天)为******采摘期。实行“五分”收花,忌摘带壳花,“笑口桃”。

鄂抗棉4号棉花品种综合标准

完成单位:荆州市农科所

完成人员:周家澍杨代刚张强等

鉴定单位: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技术监督局

鉴定日期:1997年12月15日

鄂抗棉4号品种综合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为棉花品种鄂抗棉4号的综合标准,它规定了鄂抗棉4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和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肥水条件较好的枯萎病棉区。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407. 1-1996 经济作物种子 纤维类

DB/T4200B32001-89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技术规程

DB42T97-95 棉麦两熟棉田棉花地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 品种来源

鄂抗棉4号是荆州农业科学院从杂交组合〔鄂荆1号×(湘棉10号+新培系)〕的后代中选育而成。

4. 特征特性

4.1.品种特征

4.1.1.株型:高大,塔型,丰产型株高约120厘米。

4.1.2.茎杆:茎杆粗壮,坚硬,主茎茸毛较多,主茎节间长5~6厘米,果枝Ⅱ~Ⅲ式,与主茎的上夹角约64°。

4.1.3.叶:掌状叶,中等大,皱折明显,叶色较深、斜上举,叶层疏朗。

4.1.4.花:花冠较大,乳白色,基部无花青素斑;遇低温阴雨开花较迟,有闭花授粉现象,花药乳白色,雌蕊形状完整无分裂,柱头略高于雄蕊。

4.1.5.铃:铃卵圆形,铃嘴尖,多4室,铃壳薄,吐絮畅,絮朵较大,纤维精白,有丝光,平均单铃重5. 4克士0. 3克.

4.1.6.种籽:雅梨型,灰白色,种籽饱满,平均籽指10. 7克士0. 5克.

4.2.品种特性

4.2.1.生育特性:陆地棉中熟品种,出苗至吐絮133d(天)士3d(天),上桃快而集中,10月20日前收花率80%以上。

4.2.2.丰产性:常年每公顷产皮棉1200千克士325千克,高产区在1800千克以上。

4.2.3.抗逆性:出苗快而整齐,苗势强,高抗枯萎病(病指4.31士0.41),耐黄萎病(中棉所1995年鉴定病指32.4),耐高温。

5. 主要经济性状(见表)

衣分(%)

衣指(g)

籽指(g)

单铃重(g)

成熟系数  

强力(g)

细度

断裂长度(km)

光电仪长度(mm)

40.46

±1.02 

7.2

±0.4

10.7

±0.5

5.4

±0.3

1.73

±0.10

3.89

±0.36

5822

±217

22.62

±1.54

30.2

±1.63

6. 栽培技术规范、

6.1.选种:选用精加工棉种,应符合GB4407. 1。

6.2.种植方式:平原棉区,中等肥力,每公顷密度37500株;丘陵区不宜超过45000株。

6.3.播种方式:4月上中旬温高(麦林气温28~34℃)湿足时播种育苗。适宜地膜移栽、地膜直播、露地移栽,其中地膜栽培按DB42/T97执行,营养钵育苗移栽按DB/T4200B32001执行。露地直播,于4月中旬播种。

6.4.水肥管理:播种前清沟防渍,伏旱7d(天)后及时沟灌。平衡施肥:中等肥力潮土棉田,每公顷产皮棉1500千克,约需施纯氮300千克,N:P:K为1:0.5:l 。

各时期施肥量比例分配为:底肥施氮量占15%,磷、钾各占1/3;追肥用氮量85%(其中苗期25%,蕾期15%,花铃期60%),磷、钾追肥施量各占2/3。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蕾肥(缓性有机肥,开沟深施,高培土,蕾施桃用),准施桃肥(单株平均有1个硬桃时,每公顷施速效纯氮90千克左右),增施硼肥(现蕾前每公顷施硼砂7.5~15㎏),花期补施叶面微肥。

6.5.合理化调:看棉株长势,蕾花期主动化控,5~6片真叶时,每公顷用缩节胺15克或助壮素60ml,兑水375千克,全株喷雾,15~20d(天)后,浓度加倍再喷一次;花铃期应变化调,每公顷用缩节胺45克或助壮素180ml兑水750千克喷雾。打顶前后,每公顷用缩节胺60克或助壮素300ml兑水750千克喷雾。

6.6.病虫防治:综合防治病虫。选用高效安全的杀菌剂拌种和喷雾防苗病,0.2%洗衣粉液治蚜,杀螨剂防治红蜘蛛,科学使用农药防治蛀食性害虫。

6.7.整枝打顶:见蕾去营养枝,及时摸赘芽,按长势强弱立秋前后打顶。

6.8.收获:棉铃开铃5~7d(天)为******采摘期,实行“五分”,忌摘“露水花”、“笑口花”和带壳花。

中籼糯稻鄂糯7号品种综合标准

完成单位:荆州市农科所

完成人员:洪秀明卢碧林等

鉴定单位: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技术监督局

鉴定日期:1997年12月15日

中籼糯稻鄂糯7号品种综合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为中籼糯稻鄂糯7号综合标准,它规定了鄂糯7号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经济性状、稻米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水稻区作中稻生产。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404-84 粮食种子标准

NY122-86 优质食用稻米标准.

3. 品种来源

鄂糯7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科所用本院辐射后代R82033-4为母本,BG90-2为父本采取地理远缘杂交并经过多年产量与抗性的异地同步鉴定定向选择于1989年育成。 

4. 特征、特性

4.1.品种特征

4.1.1.谷粒性状:谷粒中长近似椭圆型,颖壳薄呈黄色。谷粒长5. 4毫米,长宽比2.4。

4.1.2.米粒性状:米色乳白,米粒中长。

4.1.3.植株性状:株型较紧凑,假茎基部绿色,茎粗中等。株高109厘米士3厘米。叶片较挺,叶色绿,剑叶上举,叶缘、叶鞘、叶舌、叶耳非紫色。

4.1.4.穗部性状:穗长22. 4厘米士2. 0厘米,每穗平均总粒数123.0粒士5粒,实粒数105.0粒士3粒,结实率85%士3%,千粒重24.5士0. 5克。

4.2.品种特性

4.2.1.生育特性:苗期耐寒性较强,生长势旺,分蘖力较强,结实率高。成熟时叶青籽黄,叶片功能期长,每公顷有效穗330万穗士30万穗。

4.2.2.生育期:全生育期133士3d(天)。

4.2.3.丰产性:一般每公顷7750千克以上,高产可达9800千克。

4.2.4.抗性                                                           

4.2.4.1.抗病性: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

4.2.4.2.抗逆性:较耐苗期低温和抽穗扬花期高温。

5. 稻米品质

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米率(%)

糊化温度(%)

直链淀粉(%)

胶稠度(%)

蛋白质(%)

7850±2.0

71.07±2.0

60.56±2.0

6级

1.98±0.2

100±4

8.35±0.5

6. 栽培技术规范

6.1.种子:选用无病虫、饱满、均匀、符合GB4404-84粮食种子中水稻分级标准的种子,并用药剂处理。

6.2.播种与播种量:作中稻在四月下旬至五月初播种,播量300千克/hm2。秧龄35d(天)。

6.3.化调:在秧苗一叶一心时用多效唑处理,配制有效浓度为300ppm。

6.4.插植密度:作中稻时株行距为17厘米× 20厘米,每兜插5~6根基本苗。

6.5.施肥:每公顷施纯N150千克, N, P, K配合使用,比例为1:0. 6:0. 5,采取前促、中控、后补方法施肥,分蘖肥占纯氮量的80%,后期酌情补施穗肥,用量45千克/hm。          

6.6.管水:深水活棵,浅水分蘖,适时晒田,晒田后及时复水,后期干湿交替管理。

6.7.病虫防治:苗期防治蓟马,中后期防治螟虫、稻飞虱及稻瘟病和鼠害。

7. 收获:抢晴收获。收获后糯谷一定要晒致其米粒为乳白色。





郴州市| 遂溪县| 大埔区| 涿州市| 漯河市| 阳东县| 朝阳市| 阿巴嘎旗| 岳普湖县|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