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农业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农科教发〔2017〕13号)有关要求,做好湖北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工作,探索院士和专家团队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助力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湖北省组织相关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施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515”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515”行动基本情况
“515”行动是湖北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的“高配版”,围绕水稻、园艺、油菜、渔业、畜牧等湖北五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由张启发、邓秀新、傅廷栋、桂建芳、陈焕春5位院士分别领衔,湖北涉农高校、科研单位牵头,组建15个科技服务团队,对接联系15个县市,重点开展15项科技服务行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将“515”行动和农业农村部重大农业技术协同推广试点计划有机结合,构建了农业技术推广“高端服务”机制,成立了由肖伏清厅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定向联系机制,一个厅领导对口联系一大产业,服务一个院士团队;完善了服务机制,对口安排1个以上的联络和责任单位,推动院士专家团队和县市有效对接;探索了保障机制,多方筹措,安排了一定的资金,保障科技服务行动有力开展。通过“515”行动,推动院士专家团队的研发、人才、成果、平台等科技资源在重点县市聚合,在优势产业聚集,在生产一线激活,把科技资源、优势产业、生产主体三股力量扭在一起,打造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模式。
二、“515”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515”行动开展以来,相关科研院校和院士专家团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务实推进。湖北省各县市主动对接,认真谋划,高效实施,科技服务行动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为农科教、产学研精准对接搭建了直通平台。张启发院士4次赴监利、京山考察“双水双绿”虾稻共作、稻鱼种养基地建设;桂建芳院士在汉川开展了科技服务对接座谈会;傅廷栋院士5次带领团队深入荆门、武穴,并签订高油酸油菜合作协议书;陈焕春院士在疫情较为严重的3月份到宜昌、襄阳、神农架指导非洲猪瘟防控情况,并两次到安陆、襄州举办科技服务现场会;邓秀新院士多次带队前往夷陵、孝昌、蕲春等县市,对接工作方案,签订合作协议。
二是为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创造了项目载体。“515”行动紧紧围绕湖北省产量大、优势强、特色明的水稻、油菜、渔业、畜牧以及园艺等5大产业,聚焦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关键技术创新攻关、绿色生产方式集成推广、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与县市区党委政府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开展深度合作,为科技成果就地就近、即时高效转化创造了条件。
三是为农业稳产保供和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得益于“515”行动,荆门的高油酸油菜从去年的3万亩增加到20多万亩,同比增长6倍多,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监利县“双水双绿”基地推广种植1万亩“华贵1号”优质稻,已进入实质性商业开发阶段;蕲春县推广蕲艾高质高效栽培模式超过10万亩,建成全国******的种质资源圃;食用菌绿色高效新技术帮助随县向食用菌产业强县迈进。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升了全省特色农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深入推进“515”行动,助力湖北农业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17日,湖北省在武汉召开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全省9个市州、15个县市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新型经营主体代表以及院士专家团队成员等500余人通过视频系统参加了会议。肖伏清厅长主持会议,通报了工作进展情况。湖北省副省长万勇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地各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围绕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做实做细“515”行动的各项工作。张启发、傅廷栋、桂建芳、陈焕春、李培武五位院士分别结合领衔产业,介绍了前段工作,提出了下段工作思路。
三、“515”行动下步安排
“515”行动是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有益探索,湖北省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转化一批重大成果,培养一批实用人才,遴选一批攻关课题,做强一批产业,进一步提高“515”行动的实效,使“515”行动成为湖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擦亮湖北这块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金字招牌。
一是进一步做好统筹协调。完善沟通协调和高效反馈制度,形成上下协作、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515”行动对接更准,支撑更强,效果更好。
二是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把“515”行动与国家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行动项目等整合实施,加大保障力度。
三是进一步拓展实施范围。认真总结院士专家团队服务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服务新模式,让更多的专家团队,更多的地方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对接,助力湖北现代农业发展。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